在国际贸易和物流运输中,为防止病虫害随货物流动而传播,许多进出境木质包装、农产品和集装箱都会进行熏蒸处理。熏蒸处理虽然在控制有害生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但在熏蒸作业结束后,若熏蒸剂残留浓度未达安全标准,可能对货物拆卸、搬运、开箱作业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。因此,制定合理的
检疫熏蒸剂残留浓度限值标准及检测规程,并使用
便携式熏蒸气体检测仪对熏蒸后的空间进行科学检测,是保障人员作业安全和货物顺利通关的关键环节,下面就和赢润集团工作人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在实际检疫作业中,使用频率较高的熏蒸剂包括溴甲烷、硫酰氟和磷化氢。这些熏蒸剂各有特点,但都有较强的毒性,对人类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存在潜在危害。为了避免作业人员在拆封集装箱或货物时受到熏蒸剂残留的伤害,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制定了较为严格的限值要求。根据《SN/T 3401-2012 进出境植物检疫熏蒸处理后熏蒸剂残留浓度检测规程》:
熏蒸剂 |
空间残留浓度最高限值 |
备注 |
溴甲烷 |
19.4 mg/m³(5 ppm) |
常用于木质包装物熏蒸 |
硫酰氟 |
20.9 mg/m³(5 ppm) |
广泛应用于粮食、烟草熏蒸 |
磷化氢 |
0.3 mg/m³(0.3 ppm) |
主要用于谷物、干果等熏蒸 |
1、
溴甲烷 CH3Br溴甲烷是一种广谱熏蒸剂,广泛用于集装箱、木材和农产品的检疫处理。其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和毒性,超标残留可能导致头晕、恶心甚至神经系统损伤。因此,严格控制其残留浓度在 19.4 mg/m³ 以下至关重要。
2、
硫酰氟 SO2F2硫酰氟常用于粮食和木材的熏蒸处理,具有较好的渗透性。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硫酰氟可能引发呼吸道刺激和肺损伤,其残留浓度需控制在 20.9 mg/m³ 以下。
3、
磷化氢 PH3磷化氢主要用于粮食仓储和运输中的害虫防治,因其高毒性,残留限值较低,仅为 0.3 mg/m³。吸入超标磷化氢可能导致急性中毒,严重时危及生命。
现代气体检测技术为熏蒸剂残留浓度检测提供了高效工具。以赢润集团的ERUN-QB9632
便携式熏蒸气体浓度检测仪为例,该设备专为检疫熏蒸设计,支持溴甲烷、硫酰氟和磷化氢等多种气体的实时检测。设备内置 800 mL/min 精密采样泵,可主动抽取集装箱内气体,检测精度高,响应时间快。此外,该仪器配备高灵敏度电化学或红外传感器,能够准确测量微量气体浓度,满足《SN/T 3401-2012》标准要求。
根据《SN/T 3401-2012》标准,检测操作需遵循以下步骤:
★
采样点选择:在集装箱门下部插入测毒管,探头需延伸至集装箱中部,以获取代表性气体样本。避免在通风口或角落采样,以免数据失真。
★
检测时机:熏蒸处理完成后,应等待足够通风时间(通常为 24-48 小时),确保气体浓度稳定后再进行检测。
★
环境控制:检测时需记录环境温度、湿度和气压,因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气体浓度读数。
★
重复测量:为提高数据可靠性,建议在同一位置进行多次采样,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。
以上就是关于
检疫熏蒸剂残留浓度限值标准及检测规程的相关介绍,检疫熏蒸剂残留浓度的控制与检测是植物检疫安全管理的核心环节。通过遵循《SN/T 3401-2012》等标准,采用ERUN-QB9632
便携式熏蒸气体检测仪等高精度检测设备,并结合科学的检测规程,可以有效确保熏蒸剂浓度符合限值要求,保障人员安全和贸易合规。